2006年6月14日 星期三

別忘了

去年暑假我又回去了紐西蘭一次,在當地我看到許多在我之前、或在我之後移民過去的青少年,眼見他們在學校遊刃有餘的樣子,顯然早已經跨越了適應期,融入了外國人的生活。其實不用一一分析,心中就已經有了遺憾…因為當時我也是差一點要踏上這一步,一年後卻回來了台灣。那些台灣小孩從沒有把中文忘了,加上把英文學得向當地小孩一樣流利,我不管怎麼想,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,身高發育也不如人家茁壯,更別說健全的心智,快樂學習的動機云云。除了比他們多學些古文詩詞,真不知道在台灣求學的我佔有什麼優勢。我曾經向同年紀的人打聽,企圖了解他們現正在學什麼。我得到的答案是化學、物理還沒跟上我們,數學已經教完了統計,明顯的講求實用。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刻,就是他們不用背元素週期表,因為考卷都會附錄。在超市旁邊的圖書館,我看到的不是一桌一桌的自習學生、或是緊粘著電腦不放的兒童,而是在書架間穿梭找尋、駐足閱讀的年輕人。他們並不會追求高學歷,而是很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,知道接下來是打工,或是升大學,或是技術學院。因為高中生能處理的職位,公司決不會聘大學生來做。回過頭看台灣的教育,我覺得我們培養出的是一群書櫥。許多人天天到補習班報到、瘋狂的寫複習卷、拿了滿手的文憑、消耗了許多社會資源,滿腦子也只有公式與文字。創意、道德、勇氣、奮發、渴望學習、思考反省、時間管理、和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,卻是比不上國外的學生。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會想,我現在到底在做什麼?我非常贊成把小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,讓他在一個良好的自然及人文環境學習,培養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。然而,他原本該要有的故鄉記憶,父母究竟要如何還給他?縱使這永遠不會成為他們的考試題目,但這一群小孩子,仍然是離鄉背井的遊子,在同學朋友的眼中,他們就是外國人。他們固然可以認同那塊土地,土地卻未必會回報他們對等的認同。大人們所要做的,不只是給小孩立下偉大的願景,還要告訴他們:故鄉值得驕傲的文化成就,和和祖先共同粉鬥創造的歷史。讓這一群漂泊的學子,不在求學打拼的人生中,忘了自己從哪裡來,要往哪裡去。

沒有留言: